关于我们
地址:中国辽宁省鞍山市鞍钢厂区正门内
邮编:114021
服务热线:0412-6726187 6723692
传真:0412-672599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分析 > 正文
何文波:携手构建更加高效的绿色钢铁-绿色能源-绿色金融产业协同生态圈
来源:中国冶金报    浏览:    时间:2023-03-09 13:17:23

  “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低碳是关系到全社会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也不是一个行业的事情。在这一新的时代命题前,我们每个行业都会遇到新挑战,并在挑战中发现新的机遇。”3月2日,绿色钢铁、绿色能源、绿色金融产业融合大会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讲话中如是说。何文波表示:“希望我们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构建更加高效的绿色钢铁-绿色能源-绿色金融产业协同生态圈,共建绿色世界。”

  2022年钢铁行业保持平稳运行

  在讲话中,何文波首先介绍了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2022年以来,受国际政治和安全形势动荡及新冠疫情影响,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降、原燃料成本上升,所处的外部环境极其严峻。在此情况下,钢铁行业坚持“市场判断要理性、具体措施要现实、整体应对要积极”的应对方针,狠抓降本增效,严控经营风险,努力保持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实现了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为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满足市场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产量减少、效益出现下降的情况下,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停止,研发的投入持续增加,绿色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大。2022年全行业研发费用持续增长,绿色低碳投资不断提高,各项环保指标继续改善。2022年,钢协会员企业研发费用达到1197亿元,同比增长5.3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至1.82%;行业节能、环保类投资为371.44亿元,同比增长11.95%,占全年投资完成额的29.2%。

  “面对需求大幅下降、市场剧烈波动的严峻形势,钢协在行业工作中始终坚持‘1231’工作重点。”何文波指出,即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着重解决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持续推进一个进程: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

  “按照‘将战略转变成任务、将任务转变成项目’的工作要求,在广泛征求主要会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去年我们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包括两大基础举措、三大改造工程和两个产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推进体系,可以称之为‘232’重点工作推进体系。”何文波进一步解释道,两大基础举措指“研究和推进产能治理新机制”和“优化和完善联合重组政策导向”两项工作。“这是改善行业运行秩序、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举措。”何文波强调,“钢铁行业要在需求进入平台区的发展阶段有良好的业绩表现,首先要把这两件事做好。”三大改造工程指持续推进“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极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两大产业发展计划指继续推进以保障铁资源供应安全为目的的“基石计划”和以拓展钢铁材料应用空间为目的的“钢铁应用拓展计划”,主要实现路径是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依靠扩大上下游合作,开拓产业发展空间,使钢铁材料自身拥有的绿色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简而言之,‘1231’是重点、是方向,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而‘232’是方法、是计划,解决的是‘怎么干’的问题。”何文波表示,“绿色低碳发展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是行业未来的转型方向,是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谋划此次大会的初衷。”

  钢铁行业开展大量绿色低碳发展工作

  何文波介绍,针对绿色低碳这一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钢铁行业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研究发布了《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明确了中国钢铁“双碳”目标和技术实现路径,并组织力量向国家提出了钢铁行业需要国家重视和支持的、需要行业集中研究的氢冶金等八大世界前沿低碳技术,组织创新攻关。

  二是钢协、中国宝武和世界钢协共同举办了以“重塑钢铁行业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地位”为主题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的钢铁领导人和科学家集聚一堂,共商世界钢铁低碳发展之路,促进钢铁业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形成合作共识。

  三是建设上线了中国工业领域首个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钢铁行业EPD平台,已完成中国宝武、首钢、沙钢、包钢、酒钢等近10家企业35份EPD报告发布,并实现6份铁矿石EPD报告全球首发。“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评价在中国钢铁业已经从理念落实到行动,目前正在积极与上下游产业对接,推动国际互认。”何文波表示。

  四是持续推进全世界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超低排放改造是钢铁行业三大工程之一,截至目前,已有47家企业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钢产能约2.43亿吨;26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钢产能约1.57亿吨;目前还有53家企业正在进行公示前专家审核和企业进一步完善与整改中,涉及钢产能约0.91亿吨。

  五是推进“极致能效”、培育能效标杆。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钢协筹划并启动了钢铁行业极致能效工程,形成《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遴选了50项成熟可行的节能技术,形成并颁布了“极致能效技术清单”及“节能低碳政策清单”,开展“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厂”培育活动,第一批拟培育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首钢京唐、鞍钢鲅鱼圈等21家先进企业,目标是到2025年有2亿吨~3亿吨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钢铁行业与能源产业要发挥联动效应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工业发展的粮食。而能源行业是我国钢铁工业运转的动力来源,也是钢材消费的主要去向和领域。”何文波表示,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始终相辅相成,特别是在绿色低碳背景下,产业间的联动需求更加迫切。

  一是钢铁行业保障了绿色能源产业的材料需求。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风电装机新增376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新增8741万千瓦。以风电装机每1MW用钢约100吨、光伏装机每1MW支架用钢约30吨估算,2022年,我国风电装机用钢约376万吨,光伏装机支架用钢约262万吨。

  “风电机组运转环境恶劣,受力情况复杂,而光伏支架必须满足经久耐用、维护成本低等要求。钢铁企业积极对接,为光伏、风电产业提供了全面的材料解决方案,并带动材料升级换代。”何文波举例说,例如,山钢联合北科大、金风科技等单位组建了“高端风电用钢铁材料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生产的高强风电钢全面替代355兆帕级普通风电钢;宝钢股份定制开发的光伏支架用高强钢,示范应用于湖北3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等。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据测算,到206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GW,年均耗钢约2200万吨;到2050年,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00GW,年均耗钢约800万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钢铁行业将全面保障绿色能源产业的材料升级需求。”何文波表示。

  二是钢铁行业为绿色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钢铁行业具有优质的屋顶资源、充沛的绿色能源需求并且通常具备自发电调峰能力,积极探索引入了系列绿色能源项目。”何文波介绍,例如,湛江钢铁建成了总装机量达46.89MW,涵盖“水、陆、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酒钢依托酒泉、嘉峪关风光资源、自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正在推进建设2400MW风光电项目;鄂钢、太钢、晋南钢铁、中天南通、连云港亚新钢铁、包钢、沙钢等钢铁企业均布局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

  何文波说:“未来,钢铁行业在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方面仍有广阔的空间,需要与绿色能源产业加强合作,共商共建。”

  三是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同频共振。目前,新能源行业正在推进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其中钢结构建筑是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建筑相较混凝土建筑来说,与光伏产品的结合更加紧密,高度兼容,可以降低系统造价,都是建筑行业减碳发展的有效手段。

  “未来,钢铁行业将协同钢结构产业链,为钢结构产业乃至绿色能源产业链提供兼具成本收益和绿色收益的材料解决方案。在绿色低碳背景下,两行业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也欢迎光伏企业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何文波提出。

  用好用足绿色金融加速实现低碳转型

  “加快推进低碳转型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钢铁企业生产方式以长流程炼钢为主,对铁矿石资源及煤炭、焦炭等能源高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量大,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何文波指出,其中,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改造正在或即将面对的难题之一。

  环保层面,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已投资超过1500亿元,按国家要求2025年底超过80%的钢铁企业要完成改造,未来3年仍需要大批资金投入。节能方面,2022年末,钢协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筹划并启动了钢铁行业极致能效工程,形成《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极致能效工程同样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需要钢铁业和金融业的密切结合。

  “金融服务是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重要杠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巨额资金,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推动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一股重要力量。”何文波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和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部署并在钢铁行业落地实施。

  何文波举例说道,中国宝武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发起成立了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首期100亿元,是国内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致力于挖掘风、光等清洁能源潜在发展地区和投资市场上优质的碳中和产业项目;宝钢股份发行全国首单低碳转型绿色公司债券,规模5亿元,用于湛江钢铁氢基竖炉系统项目;鞍钢发布3亿元中期绿色债券,用于推进“双碳”目标;山钢试点发行转型债券10亿元,用于莱钢新旧动能转换系统优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部分钢铁企业与环保/低碳设施供应商合作,采取“承建方投资,钢企租用”,类似于BOO(建设-拥有-经营)或BOT(投资-建设-经营-转让)模式,降低一次性投资。此外,建龙、柳钢等钢企积极申报并获批绿色信贷支持。

  “总体来看,虽然有了上述探索和进展,但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绿色金融工具的利用程度仍然较低。”何文波坦言,截至去年底,仅有10家钢铁发行主体参与过绿色债券(含碳中和债券),仅占整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1%。

  “钢铁行业正在推进的节能减排降碳项目,无论是超低排放、极致能效,还是低碳新技术协同研发,其推进和实施效果都关乎企业能否保持长久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因其本身收益明确,也是很好的金融化标的。”何文波说,《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钢协“极致能效”技术清单、《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指南》等清单目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甄别优质绿色低碳项目。

  何文波表示,未来,钢铁行业要与金融机构做好对接,用好、用足绿色金融,加速实现低碳转型。

  一是甄别优质企业和优势项目,实施白名单制度。何文波提出,钢铁行业和金融机构应联合建立健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实施精细化、差异化、动态化管理,将重点优势企业和典型的绿色低碳项目列入白名单,提供可持续资金支持,提高中长期贷款和直接融资比重。

  二是设置审批通道,对钢铁不单独设置门槛。“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但社会对钢铁的认识与这个产业在全球钢铁行业的地位并不匹配,发债规模占比也不匹配。”何文波提出建议,监管机构提供绿色快速审批通道,明确出台支持钢铁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政策细则,推动绿色贷款落地见效。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激发低碳转型动力。何文波提出,要加强政策跟踪和产业对接,实现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对钢铁行业的协同支撑。创新转型金融的产品品类,将钢铁企业融资成本与其碳足迹关联起来,对低碳转型中的重点企业和CCUS、废钢循环利用、电解氢等低碳项目,从信贷、发债和股权融资方面同时发力,发挥金融、财政的合力,建立长效融资机制。

  “作为40多年的钢铁从业者和经营者,我经历了中国经济和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也亲历过爬坡过坎的艰辛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关注点逐渐从生产线延伸到产业链,再从产业链扩展到生态圈。”何文波表示,这个生态圈是包括生产、设计、研究、服务、监管、金融在内的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协同发展的生态圈,通过深化产业融合能够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提供更好的支撑,实现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从而不断拓展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地址:中国辽宁省鞍山市鞍钢厂区正门内
邮编:114021
服务热线:0412-6726187 6723692
传真:0412-6725997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ved prwered by www.ase.cn 辽ICP备17020324号-1